共15张,约2060字。
姓名 孙士运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枣庄八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授课《想北平》
一、教材分析
“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的主题是乡思,是对于故乡的难以割舍的情感。本专题由两个板块组成,“漂泊的旅人”、“乡关何处”。第一板块重在阐述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等等;第二板块进行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祖国及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个专题要求学生感受的人文主题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其中第一个板块“漂泊的旅人”,是从故乡对于身处异乡的人的意义这一角度选取课文的。《想北平》是第一个板块的第一篇,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通过对北京的描绘,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北京,表现了他对故乡真挚的情感。通过本课文本的研读,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学生分析
这个专题从体裁上看,都是散文;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这两点对于高一的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个专题课文的编排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每一篇课文除文本之外,还多了“对话栏”。这种形式是学生之前没接触过的,老师要做的是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所以本篇文本的学习重点在于(1)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2)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鉴赏。
三、教学目标
1.注重文本解读,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品味、理解作者的思乡情怀。
2.创造对话氛围,努力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学习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感情的写法。
3.进行生命对话,运用评点的方法,读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四、教学环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