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
第一单元测评(A)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草窠(kē)
讪讪(shàn) 悚然(sǒng)
B.盥沐(guàn) 两靥(yè)
忖度(cǔn) 宫绦(tiāo)
C.瞋视(tiān) 屏气(bǐng)
间或(jiàn) 懵懂(měng)
D.纨袴(wán) 盘螭(lí)
咀嚼(jǔ) 朱拓(tuò)
思路解析:B项,“绦”读“tāo”;C项,“瞋”应读“chēn”;D项,“螭”应读“chī”,“拓”应读“tà”。
答案:A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帘茏 银镯子 不理不睬 陈抟老祖
B.涕泣 尘芥堆 相互搀抚 步履蹒跚
C.踌躇 交叉点 话不投机 瑟瑟作响
D.坐褥 乌蓬船 瘦削不堪 五脏六腑
思路解析:A项,“帘茏”应为“帘笼”;B项,“相互搀抚”应为“相互搀扶”;D项,“乌蓬船”应为“乌篷船”。
答案:C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天,海明威在公园殚精竭虑地构思小说情节。一位坐在他身旁的男士老在打岔,想与海明威攀谈。他问:“到底哪一种写作方式是首当其冲的呢?”海明威双手一摊,回答道:“从左到右!”这个对话是否真有其事,我们无从稽考,可是我们都知道海明威并没有真正回应男士的问题。男士的提问明显指向写作的方法、技巧,而非书写的方向。海明威有意提供这个回答,明显意在言外,以示其不耐烦。
A.殚精竭虑 B.攀谈
C.首当其冲 D.意在言外
思路解析:A项,“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B项,“攀谈”,拉扯闲谈。C项,“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合语境。D项,“意在言外”,言辞真正用意是暗含着的,没有明白说出。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政府将在所有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中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建立可持续运行的医疗机制。
B.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博快速浏览新闻、发布信息,在冲击传统纸质媒体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快速更鲜活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讯。
C.天府新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将先行先试,强力推进城乡统筹、简政放权、自贸区建设等改革落到实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发展难题。
D.考试制度是教育的基本制度,涉及面宽,周期长,改革的效果需要很长的周期体现,因此,高考改革方案设计是否完善,落实是否存在偏差值得考虑。
思路解析:A项,搭配不当,“建立”与“运行”不能搭配,可改为“保障可持续运行”。B项,暗中更换主语,“冲击纸质媒体”的是“微博”,可在“在”前加上“它”。C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强力推进城乡统筹、简政放权、自贸区建设等改革”或“强力将城乡统筹、简政放权、自贸区建设等改革落到实处”。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是礼仪之邦,慷慨好客是我们的民族性格。 , , , , , 。
①一般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关爱应该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
②待客之道,首在分清宾主
③当然,居客位的一方也需讲究“客道”
④好客自然讲究待客之道
⑤主即待客迎送的一方,宾即拜谒、暂居的一方
⑥主人为客人尽量想得周到,客人也尽量不给主人添麻烦
A.②⑤④⑥①③ B.④②⑤①③⑥
C.④①③②⑤⑥ D.②⑤④①③⑥
思路解析:④句中的“好客”和前面的“慷慨好客”照应,作为第一句。②句中的“待客之道”紧承④句。⑤句紧承②句解释主宾。①③⑥解释待客之道。
答案: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海明威是一个悲剧作家,其作品的悲剧感具有时代的特色。悲剧人物是正面的英雄人物或具有正面色彩的人物,但人自身的正面特点是次要的,在悲剧中主要
……
第一单元测评(B)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红楼梦》的哲学形态类似庄子,其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寓于丰富的寓言与意象中。所以既可称庄子是文学家,也可称庄子为哲学家,曹雪芹也是如此,两者兼得。但迄今为止,曹雪芹还没有庄子的幸运,即还没有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哲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
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这是曹雪芹的宇宙观,也是哲学观。好的文学作品除了需要审美形式之外,还需要有思想,所以作品总是除了艺术性之外又带思想性。但是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这里所不同的是思想不一定具备特别的视角,而哲学则一定具有某种视角,即某种特别的观照宇宙人生的方法。这种视角,带有独立价值,甚至带有思想所没有的永恒价值(思想一般只带有时代性、当下性)。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视角一变,哲学的形态与内涵就跟着变。《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
《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便是哲学性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入世的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南华经》(庄子)也把眼睛分为多种,其最高的“道眼”,也是大观视角。《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其大鹏的眼睛,也近似“天眼”“道眼”,从九万里高空上俯瞰人间,便看出“大知”与“小知”的区别。庄子用道观物,正是用大观的眼睛观物,这就打破了世俗眼睛对万有万物的人为分类分割,抵达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
正因为具有大观视角,所以《红楼梦》才有许多独特的发现。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他所努力的是站立在浊泥世界的彼岸,保持“玉”的灵性与真纯。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是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丫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在他的意识与潜意识里,这些诗意生命,正是世界的本体,历史的本体,其重要性连佛陀与元始天尊都难以企及。《红楼梦》之所以是伟大的悲剧,正因为它是诗意生命的挽歌,把最有价值的诗意生命毁减给人们看,便构成深刻的伤感主义悲剧。
(选自刘再复著作《“红楼梦”哲学论纲》)
1.下列关于文中“大观视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观视角是哲学性的宏观视角,“大观”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也是《红楼梦》的哲学视角。
B.庄子的用道观物是“大观视角”的一种,依靠这种大观视角,庄子达到了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
C.贾宝玉具有大观视角,他用天眼、道眼看世界,所以能发现遍布整个人间但很多人肉眼看不见的世界。
D.没有大观视角,就没有大观哲学,《红楼梦》凭借其具有的大观视角、大观哲学,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思路解析:D项,理解错误,《红楼梦》的大观视角在发现之前已经有了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答案:D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的文学作品需要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融合,但思想性好的文学作品不一定具有哲学性。
B.哲学是观照宇宙人生的一种方法,哲学视角具有独立价值甚至永恒价值,没有哲学视角,哲学也就无从谈起。
C.《红楼梦》为我们虚构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
D.《红楼梦》的哲学意蕴寓于文学形式、审美形式、寓言与意象中,它的大观哲学视角,让它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
思路解析:C项,“《红楼梦》为我们虚构了两个世界”这是从宝玉的“天眼、道眼”来看的。
答案:C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观眼睛是哲学的宏观眼睛,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宇宙极境眼睛,天眼、佛眼、道眼就属于此类。
B.一直以来,《红楼梦》都因崇高的文学价值而被世人追捧,但其哲学意义却长期没有被发现。
C.《庄子》这一著作,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并重,所以庄子既被世人认为是哲学家,同时也被当作是文学家,两者兼得。
D.《儒林外史》整部作品颇有思想性,也有一定的哲学,但却不具有哲学视角。
思路解析:B项,“没有被发现”错,是“没有被充分认识”。
答案: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