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筝-《高山流水》.mp3
课件梦游天姥吟留别11ppt.ppt
课梦游天姥吟留别.doc
李白.mp3
梦游配乐.mpg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赏与读中,置身诗境感受作者神奇的梦境
2.缘景明情,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领悟诗人傲岸不羁的人生态度。
3.把握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置身诗境,赏读作者神奇的梦境。
【教学方法】
赏读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李白的诗,总会让人热血沸腾。他写得意写得飞扬跋扈,写失意写得慷慨悲壮,他写游历写得气势如虹,写饮酒又写得洒脱狂放,因为那就是他的人生,他诗里的世界已让人惊叹不已,那么他梦中的世界,又将会有怎样的奇特瑰丽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起去探探李白的梦境。
二、预习反馈,学案点评
师点评:大部分同学完成的不错,但预习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关于作者的梦境,有一些同学分析的很粗略,似乎还没有抓住作者的梦,所以呢老师就把它定为了我们这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结合目标,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写梦游天姥山是从哪儿开始的?又至哪儿结束?此前写了什么?后面写了什么?
明确:从“我欲因之”到“仙之人兮列如麻”,此前写天姥山,此后写作者梦醒后的感慨。
五、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师:明确了层次,那下面咱们就一起“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我们先走进作者的梦境,来看看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1、走进梦境
(1)这是一个 的梦。
师:请给李白的梦加一个定语,可以从梦境给你的感觉、梦境的特点、梦中的景象等方面填写,并具体分析。
请同学们先看看自己概括分析的内容,找出精彩与不足之处,一会儿交流补充一下。
生填写,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展示交流,师适当点拨,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梦境。
示例:美丽而变幻、轻松惬意的、金碧辉煌的、惊心动魄的、轻松愉悦的、多彩的、空旷清幽的、其乐融融的、光明璀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