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40个字。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 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是文言文教学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其中《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描写山水景物的精品,不仅让我们体味到作者高雅的志趣,同时还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新教材入选此文,意在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名家描绘山水景物的名篇,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继续欣赏山水游记的优美意境,继续提高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根据新课标中三维目标和阅读文言文的要求,以及结合本课的内容和地位、学生的认知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有感情朗读、诵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文中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和骈散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搜集有关写山水的诗文。
2、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优美的写景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需重点介绍多层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将入微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熟读成诵感受文中优美的意境确立为教学重点)。
由于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确立理解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以及把握课文的主旨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已有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诵读教学法、资料收集信息整合法、师生立体交流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又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质疑,自主合作,发挥想象,养成自主勾画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设备的不足,达到快速信息整合。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
备课
情境
导入
课前板书课题
师:“山水佳天下,古今推富阳。”这是古人对富春江的评价,我们也将随着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吴均的笔迹走进这奇山异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疏通。接下来,我们就先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学生听老师口述,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