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海明威简介.doc
老人与海 20张ppt.ppt
老人与海(动画).flv
评价量规表.doc
硬汉形象.doc
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姓名 张元元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老人与海
一、教材分析
《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刻画了桑地亚哥的形象。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二、学生分析
相比较散文、诗歌、戏剧体裁来说,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并且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小说阅读理解能力,但生活阅历上的欠缺,使得他们在理解《老人与海》这种具有很强象征性和哲理意味的小说时,很难深入挖掘小说文字表层之下所潜藏的意蕴。因此在教学中以《老人与海》为例,尝试引导学生学会挖掘小说故事情节之外的外延与内涵!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学生借助批注读书法仔细咀嚼、品味、揣摩人物内心独白,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培养自主品读能力。
3.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4.感受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PPT、电影视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目的是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奠定基础。技术手段: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3.补充海明威生平相关资料,保存到班级博客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班级博客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理清课文的情节,初识桑地亚哥人物形象。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组织学生研讨桑地亚哥硬汉形象和历史上其他的硬汉。
学生交流讨论,用word展示个人批注。
阶段三:课后
比较美国国民灵魂塑造大师和中国国民灵魂塑造大师鲁迅异同,上传班级博客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