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40字。
《蜀道难》《登高》导学案
编辑:李召峰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熟读成诵,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诵记名言警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言古诗•《望岳》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五言古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七言律诗•《蜀相》
7.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走进作者: 请谈谈你所了解李白、杜甫。
(二)了解背景
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蜀道难》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
关于蜀道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登高》向来被誉传世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夯实基础知识
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噫吁嚱 ⑵鱼凫 ⑶猿猱
⑷扪参 ⑸抚膺 ⑹巉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