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10个字。
那树
学习目标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4.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深刻体会作者的用意。
5.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与交流
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佝偻( ) 倒坍( ) 荫庇( )
踝骨( ) 虬须( ) 周道如砥( )
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佝偻:
倒坍:
荫庇:
引颈受戮:
踝骨:
虬须:
周道如砥:
(2)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句。
①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进树叶里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了秘密,很湿,也很有。
②任凭头上已过十万朵云,地上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青山。
③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下去,碎,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④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
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
3、作者链接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那树的不平凡的经历在我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在我们的心中,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运用下面要求的句式说一句话。
那是一棵的树,因为它。
(提示:可从树的环境、外形、品格、遭遇、作用等方面概括,也可以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或者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2、跳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浯言标志。第6段开头用“但是”转折,表明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将要讲述,由早期的大树自然过渡到近期的大树。第9段开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将要讲述某一具体事件,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梳理文章思路时,要充分借助这些语言标志(路标),方可快速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