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60个字。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熊芳芳
教学目标:
1、体会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2、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理解“境由心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金庸说,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有人略作统计,说汪曾祺在其作品中提到的美食不下于300种。更有一类“直接点题”的作品,譬如《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美食各具特色,但令他最难忘怀的,恐怕仍是故乡高邮的美食。说到高邮特产,大家最熟悉的是什么呢?
说说名满天下的高邮红心咸鸭蛋。
二、渐进。
这篇散文写的就是汪曾祺故乡高邮的咸鸭蛋。如果我把这篇文章的标题改为“咸鸭蛋”或者“高邮的鸭蛋”,如何呢?
明确:“咸鸭蛋”适合做说明文的标题,无法与作者关于故乡的一切回忆自然交融,听起来生硬干涩;“高邮的鸭蛋”,虽与故乡有了关联,听起来却像是在为故乡的特产做广告,缺少了一种民俗氛围做背景,少了许多怀旧的色彩和人情的味道。
“端午的鸭蛋”这个标题,却有主角有背景,有时间有空间,有风土人情,有文化底蕴。丰富许多,生动许多,是个有画面感、有吸引力的标题。
三、深入。
1、家乡的端午(第1自然段)。
既然作者是以端午为背景来写鸭蛋,那么,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又是一种怎样的氛围呢?
齐读第1自然段,讨论交流:
①系百索子。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的风俗,古已有之: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小重山•端午(上阕)(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②做香角子。香角子是端午节时用丝线缠成小粽子等状,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家里用来辟邪的东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