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70字。

  《雨霖铃》《声声慢》导学案
  编辑:李召峰
  【学习重点】
  1.了解词人及其词作风格。
  2. 借助朗读和对意象的分析,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3.理解作品“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诵记“送别”诗词名句
  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走进作者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著名学者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二)了解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