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40张,教案约2800字。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及其变化。
2、把握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字面意义,体会作者的愁心。
难点:感悟作者所说的“命”,即愁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PPT展示杜甫作品)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公元744年,东都洛阳,李白与杜甫相遇,从此两位伟大的诗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杜甫曾写了一首诗抒发自己对好友的想念之意,其中有这么两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看来李白的诗风深受庾信和鲍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
2、初读诗作:读准字音节奏;整体把握,了解诗歌大意。
①理解标题:“拟”是什么意思?“行路难”字面意思是什么?《行路难》又是什么?诗歌可能表达什么主旨?
拟即模仿。字面意思为“道路难行”。《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抒发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之情。
②把握诗歌大意(学生自译诗歌,同位对译,指名翻译)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
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师生讨论本诗的关键词(诗眼):
【问】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愁
【问】诗中哪一个字又是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命
3、再读诗作:把握感情基调
知人论世(作者生平):
①知人: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本籍东海,出身寒微,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