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70字。

  《拟行路难》《蜀相》导学案
  年级:高二            编写: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2015—10—22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听读,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语气读出诗词的情感,并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两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鲍照对门阀制度的愤懑不平之气。
  感受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
  【重点难点预测】: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学习《拟行路难》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