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35张,教案约1210字。
教学主题 唐诗《登高》作者杜甫
一、教材分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5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借在深秋登临高处的所见、所想、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个人长期漂泊、年老体衰的辛酸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思。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着重去感知诗歌意象、品味意境的基础上,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在以往学习诗歌的基础上,来进一步体味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能够饱含深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学生分析
经过多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知识和鉴赏诗歌经验,而对杜甫的认识,却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知道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但具体的生平遭际,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对其生平遭际应该通过补充印发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领悟诗歌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赏析本诗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深深的苦痛与忧思。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一、课前播放阿炳的《二泉映月》,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营造好深沉内敛的课堂心理环境。
二、课堂上,辅助ppt课件
三、赏析完后,播放从网上下载的《登高》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复杂的悲怆的情感。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