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8070个字。

  明德华兴、天心、麓谷、洞井、雨花、长外六校期中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脑髓(suǐ)九曲连环(qǔ)喧闹一拍既合
  B.花圃(pǔ)义愤填膺(yīng)狂澜妇孺皆知
  C.嫉妒(jì)慷慨淋漓(lín)          屏嶂来势汹汹
  D.亘古(gèng)锲而不舍(qiè)撺掇死而后己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现在电信诈骗案的手段隐蔽,伎俩巧妙,蒙骗形式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恐怖分子在昆明候车站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杀人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C.由于司机反应快,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D.神舟十号飞船以每秒约7.9公里的速度气冲斗牛,顺利实现了和天宫一号的对接。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 是否多进行课外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B. 我们初一同学是适应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
  C. 他终于找到了解答难题的方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D. 同学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4、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的散文。
  B.唐宋散文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岑参
  C.书塾,就是旧时的私塾。是由古代地方官员在国子监、太学授课的场所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
  D.中国是礼仪之邦,根据对象、场合,对人的称谓都有特定的讲究,例如“孤”是古时王侯的谦称,“大兄”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6、.综合探究(4分)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米加高到二十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米。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7、综合性学习(6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戏曲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迷住了中华儿女,迷住了世界上所有对中华文化钟情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戏曲大舞台,一同欣赏这道美丽的景观,领略戏曲文化的魅力,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1)各抒己见话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戏曲种类(至少两种)。__                            ___(2分)
  (2)唇腔舌剑论戏曲。如今,艺术形式日渐地多元化,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了空前的满足,而保存着最古老元素的传统戏曲,也就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渐渐地为人们所淡忘,代之而起的是“流行”,甚至出现了“我不追流行,让流行追我”的口号。有人断言,中国传统戏曲终将走向消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阐述你的理由(不少于三十字)(2分)
  3)出谋划策兴戏曲。为了让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得到振兴,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戏曲文化,请你给学校相关部门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2分)
  8、名著阅读。5分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他出钱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卖的全是好肉,而他,总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是个人保管个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时,他总会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倒到手心,细细的数,说道:“你的茶也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1)文段选自前苏联作家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小说的主人公。(2分)
  (2)文中的“他”指的是,选段用到了手法,刻画出他的性格特征。(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