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创新课教案
授课时间:2004年5月14日
授课教师:涂文照
课题:趣谈语文中的数字
活动目的与重点:
1、激发兴趣,培养动手动脑的技能和习惯。
2、开发智能,启迪思维,提高文化素养。
3、领会各学科的联系,领悟学习语文的乐趣。
4、培养学生感悟数学、生活与文学的灵性。
活动的方法:
1、提供给学生有关的知识材料,使学生产生针对性的思考。
2、采用电化教学手段配合本次活动,达到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灵性的目的。
3、通过竞赛夺标,提高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活动的准备:
1、人人动手收集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对联,以及有关的文学、自然、社会等知识。
2、同学分为几个小组,事先交流,聚思广益,准备竞赛。
活动的程序和做法:
一、评讲激趣
《数字入联妙趣多》
“用数”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在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用数用得巧妙,诗句文章可平添许多韵味,化平淡为神奇,增加许多情趣,使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因为近体诗讲究“对”,所以往往在五言诗的出句和对句的第三字上、七言诗的第五字上,巧妙地嵌入一个数字,形成数对,以增加诗的韵味。如“梅萼三冬绿,榴花四季红”、“咫尺却成千里隔,蹉跎还负十分圆”。也有将一到十都写入诗中的,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诗,短短二十个字中,就有十个数字,寥寥几笔,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用数”在对联中也有着同样的功效。数字入联,既能创造亲切可感的形象、优美的意境,还可加大对仗的难度、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连续嵌入自然数等,使对联妙趣横生,韵味无穷。
江西望仙山有一幅楹联:
独岭孤山,一神像单刀匹马;
对河两岸,二渔翁双钩并钓。
这副对联在词语的选用上匠心独运,颇有特色。上下联间以数“一”和“二”相对,而在上联中,“独”“孤”“单”“匹”都是“一”的同义词,下联中的“对”“两”“双”“并”皆为“二”的同义词,显示出了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
青岛崂山太清池钓鱼台的对联也很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