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10字。

  课题 《诗经》两首
  学习目标 1、积累《诗经》的有关知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诗的节奏与语感;
  3、采用比较阅读鉴赏的方式,对两首诗进行解读。
  4、正确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重难点 1、掌握《诗经》中的赋笔兴的艺术手法;
  2、运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赏析;
  3、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情景导入: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去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掌握的有关《诗经》方面的知识。
  2、知识归纳与拓展
  ⑴、学生自主归纳有关知识
  ⑵、教师明确、总结。(多媒体显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导入语:好诗如美酒,似香茶,在于品!品诗在于读,在于听!下面请同学们采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诵这两首诗。
  3、诵读《诗经》两首,初步认知文本。(多媒体显示诗的内容)
  ⑴、学生自由阅读诗歌,了解诗的内容。
  ⑵、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把握诗的节奏与语调的舒缓。
  ⑶、问题导读:请说一说编者把这两首诗设计在一篇课文中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由回答:
  老师明确:主题内容相同,艺术手法相似。
  (多媒体显示)
  相同点:
  ①、主题内容相同——都是反映古代青年男女爱情的诗作;都是一方向另一方表达爱慕之情,但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内容。
  ②、诗的结构形式相似——都是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
  ③、艺术手法相同——都使用了“诗经六义”中比兴手法。
  ⑷、齐读文章,欣赏诗的意境美。
  4、再读诗歌,整体感受文本
  ⑴、听读诗歌,谈一谈,两首诗给我们带来的那些画面?
  (多媒体显示)
  <<关雎>>:(画面)相遇→→相思→→相悦                  
  <<蒹葭>>:(场景)蒹葭丛中觅伊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