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10个字。
2.雨说
第一课时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感情并熟读成诵,体会拟人手法运用的好处,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2.激发阅读诗歌的兴趣,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3.初步培养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诗歌内容,理解把握诗歌的感情。
2、品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美。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雨。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阅读郑愁予的诗《雨说》,看看天空的泪水是如何给田野带来微笑的。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它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2.作者链接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3.背景链接
《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当时正值我国“文革”灾难结束不久,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4.字词疏导
(1)按拼音写出汉字。
禁gù(锢)鱼táng(塘)留zhì(滞)
yīn(喑)哑xuān(喧)嚷qiǎng(襁)褓
油gāo(膏)斗lì(笠)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②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③留滞:停滞,不流通。
④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⑤喧嚷:(“很多”人)大声地叫或说。
⑥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⑦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⑧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入睡或长眠。
⑨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