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40字。

  《愚公移山》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  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
  一、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欣赏品味美妙的乐曲。渲染气氛,导入新课。
  二 、 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提出。
  (四)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
  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五)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 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