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导学案.doc
《孙权劝学》教案.doc
《孙权劝学》课件.ppt
《孙权劝学》教案
授课教师:王向荣 授课时间:2016年4月19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2、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吕蒙曾是孙权手下一个草莽英雄,英勇善战却不习文,而后来却成为学识渊博之士,这中间究竟演绎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共同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2、解题及作者简介
《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重点】
1、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2、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链接材料】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于赤壁大败曹操。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外交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自主预习案】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司马光,字 , 时 家、史学家。他主持编写的《 》,是我国一部重要的 体通史。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并理解课文内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即更( ) 孰( ) 遂( ) 邪( )
2、解释下列词语:
当涂掌事:
大兄:
才略:
涉猎:
博士:
3、能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内容。
【课内探究案】
三、探究质疑,深入研讨
1、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围绕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