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50字。

  16  音乐之声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
  3.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一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个故事曾被拍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后来由“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改拍成电影《音乐之声》。
  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两年内放映收入剧增至四千二百五十万美元,超过《飘》。许多观众,多半是妇女,连看十数次,到1971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站第三位。
  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摄制完成的电影一般放映两小时左右)。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整体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用(一,二,……)标出意义段,用(1,2,……)标出段内层次,用波浪线标出有丰富潜台词的语句,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峥嵘 zhēng róng  鳞次栉比 zhì  涟漪lían yī  伫立zhù  顶礼膜拜mó 弥撒mí sa
  峥嵘:高峻,突出。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涟漪:细小的波纹。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顶礼膜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二、整体感知
  1.本课文写了哪些画面?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