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100字。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积累相关的语言,了解作者。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
  背诵《望岳》并加以赏析。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标出诗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第二步,细读课文,梳通诗意
  抽学生叙述诗意: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第三步、背诵《望岳》并加以鉴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