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60字。

  第  16 课   音乐之声(节选)
  【课题解说】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剧本集中体现了画面感和音乐故事片特有的音乐特色。
  【走进作家】
  洛特•勒曼:美籍德国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就学于柏林,师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M.马林格。1909年在汉堡歌剧院首次登台扮演《魔笛》中的第三男童。1910年,在O.尼古拉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扮演埃恩肯。1914年在维也纳演出获得成功,1916年成为维也纳歌剧院的主要演员。此后一直到1945年,她连续在维也纳歌剧院、伦敦科文特加登皇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由于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她于1938年离开维也纳,定居美国。1946年和1951年先后退出歌剧和音乐会舞台,从事声乐教学和著述活动。
  【写作背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一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个故事曾被拍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后来由“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改拍成电影《音乐之声》。 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两年内放映收入剧增至四千二百五十万美元,超过《飘》。许多观众,多半是妇女,连看十数次,到1971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站第三位。
  【难点解析】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侧面描写在文章中,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特色鉴赏】
  1.构成鲜明而独特的矛盾冲突、设置伏笔和遵循结构的整体性原则是《音乐之声》在情节结构安排上有三个特点。2
  2.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表现恰到好处。直抒胸臆,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音乐参与叙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利用电影的视听手段,将歌舞具象化,是一种“MTV”形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