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60字。

  高考作文,思想和语言哪个更重要?
  ——一个理科生对考场优秀作文的“质疑”
  深圳外语学校 葛福安
  一、缘起
  高三每次月考紧张的改卷、试卷评讲后,照例有一个“佳作展示”环节:作文讲评时会把50分以上的作文影印出来,发给大家看,为同学们写考场作文提供借鉴或者说模仿。这次作文题目审题有些难度,写偏题的作文多一些。从审题的角度,这篇题为《尊重之美》的文章切题最为贴切,因此就被作为首选。当然,它并不是一篇完美的文章,阅卷老师给了50分,但是,这篇文章在切题和文章结构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然而,正是这篇文章引发了此次的 “作文事件”:一位高三理科班的同学对这篇“样板”范文充满困惑,写给我们一篇“质疑”的文章。看到这封写在小张作业本上满满7页“信”,或者称“专业研究探讨论文”,我们感到喜悦、激动、惊讶、叹服,也有着深深的无奈……
  二、月考的作文题和引起争议“高分作文”
  作文题目是: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筱敏在《捕蝶者》中详细介绍了捕蝶者娴熟地运用各种方法,将蝴蝶做成各种各样珍贵的标本,名扬世界,捕蝶者们代表蝴蝶放弃了“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的生活目标和权利,可有谁知道蝴蝶的感受呢?也许这就是人们欣赏美不胜收的蝴蝶标本的代价。
  请在材料的含义范围内,结合你的经历或认识,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初看起来,此次作文的审题似乎不会有太大难度,毕竟作文选材涉及的《捕蝶者》出自粤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必读篇目,上学期我们刚刚学过。但是,命题者对题目的“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表述,尤其是最后那句“也许这就是…的代价”的话,致使不少学生集中写“代价”。正因为如此,这篇《尊重之美》的作文才让人觉得它在审题上的切题和在文章结构上的扣题能够为很多审题出现偏差和不太会架构议论文框架的同学学习借鉴。
  现在我们把这篇引来“质疑”的考场作文抄在这里:
  尊重之美
  一考生
  爱默生曾说过:“大自然是一件从未被描写过的事物。”人亦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权利。倘若他被外在刻意描画或描写,无论其结果是何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