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1400字。
人教课标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网络文艺应有“历史温度”
冷鑫
薪火相传一直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条内在脉络,从历史——文化中追寻价值依据、获得情感认同,营造一方心灵家园,恰是中国人进行价值建构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因而,不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的文艺作品当中,历史作为文化精神的基本载体都是一个恒久不变的抒写主题。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这意味着网络文艺已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文艺,正式从边缘走向中心。在由网络文学、小说改编电视剧、动漫、游戏、音乐等组成的网络文艺中,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无疑蔚为大观,影响最大。1998年第一部互联网畅销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BBS上发表,2004年被改编成22集同名电视剧播出。后来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纷至沓来,如2011年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失恋三十三天》上映,2012年上星播出的《甄嬛传》,2015年6月首播的网络季播剧《盗墓笔记》和最近播出的电视剧《花千骨》《琅琊榜》等,无不引发收视狂潮。
网络文艺依托时代科技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相对于传统文艺,网络文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创作与消费两端合一的商业化运作。这种运作模式为网络文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也往往裹挟着娱乐至上,偏离历史——现实的弊端。
不管网络文艺有多少自己的特点,它的属性终究是文艺,而文艺一定是要反映现实,蕴含历史——文化观念的。当然,不应该要求网络文艺像传统文艺那样“反映现实”,但应该具有“历史温度”。所谓“历史温度”,就是对历史——现实的真切感知,这种感知不一定要达到深刻的理性高度,但要在对历史——现实的体味中感受到理想的阳光和人性的温暖。在这方面,有的网络电视剧和网络歌曲就做得很好。例如,网络歌曲《你是我的小苹果》的爆红固然与其“病毒式营销”不无关系,但切中人心的平凡而又可贵的人间温情是其广泛传播的内在原因。
在网络文艺中,“史之所无,情之必有”的传统文艺创作方式更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网络文艺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更容易摆脱种种限制,更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这一方面有助于开凿人性深度;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走向极端,进入“玄幻”。在一些网络历史剧中,历史情节已然变味,成为一张张画皮,在妍媸毕现中展示出的是丛莽杂生幻象,历史化成为化历史,历史元素蜕变为怪力乱神。这不能不说是网络文艺发展的一个误区,也是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坚持“历史温度”,则是消除上述弊端的良方。
“历史温度”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我们的心中。任何现实都是历史的时间性生成,任何历史都是现实的时间性固化,如果我们把历史看成一团黑暗,那么我们心中的光明因素从何而来?因此,“历史温度”来自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淀,来自我们对建构未来的渴望。在这一历史文化进程中,网络文艺必定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 2015年11月11日 《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作为文化精神的基本载体,在古代还是今天的文艺作品当中都是一个恒久不变的抒写主题。
B.经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文艺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C.由网络文学改编的作品涵盖了电视剧、动漫、游戏、音乐等几乎所有大众艺术形式。一些炙手可热的电视剧几乎都改编自网络小说。
D.《花千骨》《琅琊榜》等影视剧热播而引发的收视狂潮,无不见证了网络文学的生命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文艺有它自身的独特优势,运用创作与消费两端合一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文艺最显著的特点。
B.网络文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娱乐性,相比传统文艺的相对严肃的题材,它往往裹挟着娱乐至上,偏离历史——现实的弊端。
C.文艺既要反映现实,又要尊重历史。因此,网络文艺虽然有它自己的特点,但一定是要反映现实,蕴含历史——文化观念的。
D.网络文艺强调便捷性、娱乐性,它虽然远离了艺术反映现实的本质,但应该具有“历史温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温度”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我们的心中。要在对历史——现实的体味中感受到理想的阳光和人性的温暖,网络文艺应该具有“历史温度”。
B.网络文艺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使得人们的自我表达欲望被大大激发,这样有助于开凿人性深度,充分展示人性的具体内容。
C.网络文艺对整个社会,其实已经超过传统文艺成为主流文化。然而网络文艺也容易走向极端,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必须消除这些弊端。
D.“历史温度”来自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淀,来自我们对建构未来的渴望。网络文艺的兴起大势所趋,而要使网络文艺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历史温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 鸿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