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30字。

  诗三首《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 能力目标: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领会诗人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人大家认识吗?大家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经常见到他。
  《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短歌行以汉乐府旧题来写时事。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也许还记得在第四十八回有段关于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曹操亲自率八十三万大军,兵临赤壁城下,想要一举扫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大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船头,慷慨而歌,即《短歌行》。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三、听范读,齐读,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诗歌
  (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节奏多二二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