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字。
《致橡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2、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掌握通过抓住意象特点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2、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歌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尊重的爱情观。
2、引导学生树立独立自尊的人格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歌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感悟诗歌中所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尊重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的事物,从白居易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到莫里哀的“爱情是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 虽然爱情这一主题亘古不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是不断发展的。那么,在同学们的眼里,爱情是什么呢?有没有同学能站起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看来,对于爱情,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作为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她的爱情观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的《致橡树》感受舒婷眼中的爱情。(3分钟)
二、解题
首先我们来看下诗歌标题——致橡树,有没有同学知道致的意思?
致:简单来讲就是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白之意。屏幕上的图片呢就是橡树了,橡树是美国国树。它的树冠有多大,树根就有多广,地下风光同地上风情可以媲美!所以,西方人觉得橡树是壮悍强大的象征。(1分钟)
三、整体感知
1、聆听示范朗读(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这首诗了,我们先聆听一下示范朗读,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在音乐里寻找共鸣,也可以结合视频画面,从中领悟本诗的蕴味)。
2、学生自由朗读(相信大家听完范读之后对这首诗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同学们既可以参考范读,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这首诗)
3、男女分节朗读(下面我们各请一位男女同学分节朗读这首诗,有没有自愿的?大家觉得是XXX读的好还是XXX?)(9分钟)
四、内容分析
1、现代诗人吴晓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意象组合,《致橡树》这首诗中也存在着许多意象,我们先来看前面四节,请同学们列举出前四节中出现的意象,并三人之间相互讨论所列举的意象的特点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是怎样的爱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