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30字。
让学生成为文本的主角


───人教版七年级《荒岛余生》教学案例
潜江市徐李中学(433112) 胡定鸿
【教学思路】
《荒岛余生》是节选自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的,但是节选部分既不是写鲁滨孙海上遇难、生死系于一发的惊心动魄的情节,也不是记叙鲁滨孙在荒岛上如何历尽艰辛谋生的传奇故事,更多的是对鲁滨孙落难荒岛的心理活动的描写。面对这些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如何使他们对这大段的心理描写感兴趣,如何让他们感受到置身荒岛的鲁滨孙的心理状态呢?我想到借助“实话实说”的方式让学生以鲁滨孙的身份接受记者的访问,也许会有助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的理解文本。因此,在预习阶段我把学生分成三大组:第一大组就是经历28年艰难困苦之后回到家园准备接受记者采访的鲁滨孙,要求这些学生细读课文,主要把握主人公的思想变化过程,体会他当时的感受;第二大组是担任采访任务的记者,均由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课前准备好问题,由我将问题进行筛选排列;第三大组是现场的观众,必要时可以协助鲁滨孙回答或充当记者发问。于是便有了以下这堂课。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实话实说’节目组有幸请来了鲁滨孙先生,首先我们对他的到来表
示热烈的欢迎。(鼓掌)我们都知道鲁滨孙先生独自一人漂流荒岛,并在那儿顽强的生活了
28年,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生存史上的一个奇迹啊!我们的小记者们对您这次的经历很感兴
趣,他们准备了很多问题。鲁滨孙先生,您准备好了吗?”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有的胸有成竹的等候提问,有的抓紧时间再温顾一下课本,有的带来了原著《鲁滨孙漂流记》。
这让我感到十分高兴,那些不爱看书的学生都开始关注文本了。
记:“鲁先生,您刚到岛上时是怎样想的?”
鲁1:“我当时想我怎么会这么倒霉,流落到这么个荒岛上。”
鲁2:“我当时真的就想死了算了。”
鲁3:“我认为我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心情差到了极点。”
……  ……
师追问:“那你后来又怎么想呢?”
鲁1:“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有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
鲁2:“我想起了和我同船的另外10个人,他们连命都没了,可我还活着!”
鲁3:“我还想到了我所拥有的维持生活的东西很充足。”
观众补充:“我觉得我可以活下去的,而且一生都不会有冻饿之虞,甚至想到我的身体和精
力衰弱以后的情况。”
……  ……
就这样一切都按我预先设想的情形在展开着新课的学习。但是没过多久,我便听到了一个出乎我意料的问题。有观众问:“你想过设法离开这个岛吗?”而问题的提出者竟是一个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学生,我就及时给予了表扬。学生中有人脱口而出:“没有。”又有人反驳:“不对,肯定想过,只是条件不具备罢了。”我提醒学生以文本的主角——鲁滨孙的身份去思考这个问题,不一会儿记者中就有人举手:“我想帮鲁滨孙补充一下,当时他肯定想过,因为文章最后写到‘我不再整天眼睛望着海面,等船来了。’这说明当时他肯定想过离开,只是没有办法离开。”学生纷纷表示赞同:“嗳,就是吗!”我也微笑着表示赞同。
圆满解决这一问题之后,课堂又按我预设的进行了下去。当问题提及鲁滨孙是怎样解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