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1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2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3课《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4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5课《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7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8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注重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2、了解这篇传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会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以及此传记中人、诗、史三者有机结合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本文学术性强,牵涉到许多历史时间,学生阅读可能有难度。
2、阅读时需提醒同学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历史时间的讨论上,重点应放在大致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在“万方多难”中生发的诗歌创作上,体会杜甫的人格追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000多年前,当唐朝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之时,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就是用他的一根笔写下了无数的诗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是杜甫逝世前一年对自己的写照。后人从这孤独的形象中看到了他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以及回旋天地,与元气同在的精神力量。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与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二、教学设想 这篇回忆录非常好读,因为它对鲁迅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显然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些“落差”,阅读中应该引导同学们发现鲁迅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此外,要重视对这篇回忆录的艺术赏析,让学生了解这篇回忆录的艺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传”的特点和写法。
2、学习本文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传主精神品质的写法。
3、积累名人事例,丰富写作素材。
【教学难点】
1、学习选材为中心服务的写作原则。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学习结构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如何从传主众多的人生事例中选取写作传记的典型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东方红》、《北京的金山上》等歌颂毛主席的革命歌曲,先让学生陶醉在美妙的乐曲旋律中,为上课做好充分的情感准备。)
这些旋律优美的歌曲充分表达了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忠心爱戴和拥护。是毛主席亲手缔造了新中国,他的丰功伟绩中华儿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并体会传记的写作特点:史述与评论的紧密结合,学习理解本课抓住传主一生重要事件进行评述的写作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 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难点
(1)评传的特点:史述和评论相结合。
(2)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凸显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凿壁偷光,匡衡才成为学者;呑毡饮雪,苏武才完成使命;卧薪尝胆,勾践才成就帝业。很多时候,磨难和痛苦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弱者磨损意志,让强者成就伟大。今天,我们把阅读的视角转向欧洲,去拜访一位天才的音乐家--贝多芬,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达尔文的生平,从他身上感受到“兴趣”、“好奇心”和“无忧的生活”对一个人的巨大价值。
2 了解“传记小说”的特点。
3 阅读文本,了解《物种起源》写作的艰苦过程,了解达尔文求实、坦诚等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达尔文的生平,从他身上感受到“兴趣”、“好奇心”和“无忧的生活”对一个人的巨大价值。
2 了解“传记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
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2、整体把握杨振宁的生平事迹,了解杨振宁的成功之路。
教学重难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的名言。
2.读: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科学家,人们比较关注他头上的光环,通过阅读思考杨振宁成功的原因。
3.写:以“跟随自己”为题写一段文字,注意选材。
4.练:夹叙夹议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时至今日,我们关于传记作品的学习已经接近了尾声,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几种传记类型:
传记:史料性传记 杜甫 特点:客观、真实
回忆录 鲁迅 特点:作者的主观感情
口述自传 毛泽东 特点:“口述”,真实、亲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