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20字。
蜀相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 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他是谁?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他。
二、参读资料,了解诗人
今天学习杜甫的一首名诗《蜀相》。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王国维先生说:“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所谓“逆”,即为迎受、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蜀相》。鉴赏分三步进行。
1、参读资料,了解诗人。
2、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3、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读懂一首诗,应该先了解其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词组?
“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战争,了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我记得他有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带来痛苦的诗文。
“一个爱国的杜甫”。杜甫许多诗篇表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 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国的热诚, 如《春望》,描写了沦陷后的长安城池残破、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以及因战乱不休、家人音讯隔绝而引起的愁苦心情, 深刻地抒写了亡国的哀痛。此外,《登高》等诗篇, 也充满着悲壮的爱国激情。
“一个不得志的杜甫”。他渴望报效国家,可统治者并没有给他机会。
请同学们看注释,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公元760年。
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这一年前后杜甫的情况?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