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20字。

  《拟行路难》教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 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李白我们很熟悉了吧。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鲍照诗作的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
  那么,鲍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何没有像李白杜甫一样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熟知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
  2、鲍照生平 (? ~ 466) ,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山东。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 (444) ,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些小官。后卷入王室斗争,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 首。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特点: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所谓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不能为国效力。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二、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
  预习检测(自主学习)
  1. 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鲍( ) 酌( ) 踯躅( )
  2. 解题:
  《行路难》是( ),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 )首,歌咏( )。本文是第四首。
  3. 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认真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