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40字。

  因声求气 缘景明情芙蓉千里寄相思—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周邦彦《苏幕遮》教学设计
  苏幕遮
  [宋代]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台湾诗人流沙河在《就是那一只蟋蟀》诗的序言中说:
  “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荷的形象,理解词人寄寓于其中的思乡之情。
  2.理解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及其对词人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赏析荷的形象,理解词人寄寓于其中的思乡之情。
  2.难点:理解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及其对词人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教学用时  一课时
  一、导入
  北宋周敦颐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有众多吟咏花草的诗句,而在不同的诗歌里,诗人借助花草来传递的情感又是不一样的。(PPT上展示典型诗句)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词作《苏幕遮》,词人周邦彦将借助什么花草来传递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初读
  (一) 自学全词:
  自由朗读,完成两个学习任务:
  1. 结合书中注释,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 结合书中注释,读懂句意,复述大意。
  (二) 展示反馈(主要检查字音的把握、句意的理解情况):
  1. 学生个人或全班朗读;
  2. 学生复述本词大意。
  预设:
  学生如复述不好,则提醒他注意时令、地点、人物、景物等要素;抓住关键词,如“溽暑”“呼”“窥”“清圆”“何日去”“吴门”“长安”“梦”等。
  (三) 阶段小结:
  1. 整首词作上片和下片各有一幅画面:
  上片:夏日长安积溽暑   满池风荷消烦忧          (初夏长安雨后风荷图)
  下片:五月吴门归无期   梦里芙蓉解乡愁          (五月吴门梦入芙蓉图)
  2. 上下片有一个共同的意象——“荷”,说明本词是以“荷”为核心意象,抒发作者积郁已久的思乡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