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70字。
苏幕遮
授课人:姚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值炎炎夏日,如果我们走到路边看到一枝荷花、一片清新的荷叶,会感到丝丝清凉,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情思。历代文人咏荷诗词多不胜举,但周邦彦的《苏幕遮》清新淡雅,浑然天成,成为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他的这首好词。
二、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三、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节拍)
3、读出情感。(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词语的抑扬轻重,文句的舒缓起伏)
四、整体感知
1、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思乡之情
五、课堂探究<分析上片>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的前面后者后面有一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
3、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景物的意境,请同学们赏析动词的作用?
4、王国维认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