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小题,约4690字。
第一单元诗歌之都
第四课《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
1.(14届四川自贡高三三诊)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北斋雨后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放吏衙:免去吏卒定时参见知府的惯例。
(1)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对北斋雨后进行描写的?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从环境的清幽、生活的闲适两个方面来描绘北斋雨后的景象,(2分)用双禽戏竹、一蝶寻花来表现出环境的清幽,扫壁赏画、留客品茶则表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2分)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宛如当日在山家”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今日北斋的生活正和往日的山居生活一样,(2分)这其中有面对现在的闲适生活的由衷喜悦,也有对回归山居生活的向往和怀念。(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情感的分析的题目,抓住结尾的句子中的“宛如”,表达的情感是这两种生活方式作者都喜欢。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4届河北衡水二中二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
颠倒苍苔落绛英。
(1)本诗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侧面烘托的手法。②描写榴花不正面写,而从榴花给人的感受来写,侧面烘托出榴花的绚烂多姿。
【解析】
试题分析:本诗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勾画出了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动传神。诗人即写了花,也写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张十一是作者的一位好朋友,作者做此诗时张十一和他都被贬谪,诗人有感作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作者并不直接来写景,而是通过人的感觉,侧面烘托出榴花的绚烂多姿。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