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4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和纳谏技巧。
  2学情分析
  1、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对语文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有待提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直言的大臣是不成的。可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在历史上有些敢于进谏的大臣却没有什么好的下场。请看大屏幕:
  比干强谏:比干因劝谏暴君商纣王而惨遭挖心;
  屈原投江:屈原因劝谏昏君楚怀王而遭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魏征死谏:魏征曾被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称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但有时也是冒着杀头危险直言进谏的。
  由此可见,进谏成功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是既要敢于进谏,更要善于进谏,要讲究进谏的策略和技巧。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活动2【讲授】二、解题 
  1、请同学们看本文的标题,你能看出句式上的特点吗?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