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0个字。

  静听贤明之心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昆八中语文组杨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标:
  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可以赏析并仿写对偶句乃至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本研读及课外知识延伸,理解作者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并进而理解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探讨,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铭文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比兴和类比的手法!
  3、反复吟诵乃至当堂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够静听贤明之心!
  三、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刘禹锡受人挤兑而住的简陋房屋,但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真可谓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励了太多的中国文人,所以在纯粹“赏析”的教学设计上,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样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怀,是上课的重难点。至于铭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对偶和类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会仿写即可!
  四、计划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1、导入:
  人的一生当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越是苦难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荡胸襟和励志情怀!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