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日照二中阮胜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1,师: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投影2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谁来介绍一下苏轼?投影3
(然后投影学习目标,指名学生齐读目标)
一、 初读文章感韵味
1、生听老师读。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翻页)
@读准字音我能行(大屏幕)(翻页)
2、自由放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完评价并注意顿号功能。
顿号前后什么关系?(指“藻”“荇”二字)
念古文就是要读准停顿,读出节奏感。我们全班齐读一遍,注意停顿。(翻页)
@ 提示: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生齐读。
三、再读文章析文意(翻页)
1、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自学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解决字词和句子,一会我考考大家。(翻页)
检测题一(大屏幕解释词语)(翻页)
检测题二(大屏幕解释句子)(翻页)
四、 三读文章
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翻页)
师:通过刚才的检测,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