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同步练习.doc
《生物入侵者》导学案正式版.doc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doc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doc
《生物入侵者》课后练习.doc
《生物入侵者》课堂实录.doc
生物入侵者.ppt
说明方法练习题.doc
说明文练习.doc
说明文自主学习反思与建议.doc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3.jpg
  《生物入侵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4、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一、课前自读,预习课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不看书)
  栖(      )息归咎(     )      劫掠(     )      酝(      )酿(      )   
  五彩bān lán()fān  lí()无动于zhōng()繁yǎn ()
  Xiào()聚山林束手无cè()
  2,把下面的词语写在恰当的词语解释前面的括号里。
  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三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
  ()指自然界生物竞相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
  ()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旧指盗贼盘踞山林。
  ()灿烂多彩。
  ()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迷信)。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手被捆住,无法应对。形容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
  2、整体感知,把握主旨结构:
  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本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________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以引起人们对___________的重视。
  3、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___段)解释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生物入侵者》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说明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初步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重点采用导学案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生物入侵者》导学案自主学习比传统的教学有进步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首先,本节课的亮点是让学生通过学案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这吻合新课标所提到的“合作、探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课下的学习,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例如词语,分段以及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在具体分析学案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时,注重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4、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课时】1课时
  【课堂教学】
  一,导入:同学们看上面的图画,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吗?你知道它的老家在哪的吗?
  学生回答:水葫芦。南美洲。
  它引入我国之后,你们再来看看这幅画,水葫芦长得怎样?人们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十分茂盛。清洁水葫芦。
  我国每年花费在打捞上的费用就高达5至10亿,所以水葫芦成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生物入侵者》,来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二,学习目标的展示:
  三,检查预习:
  引导:从学习目标中我们知道这节课要掌握重点字词,整体感知
  说明文自主学习拓展
  勤于用脑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
  《生物入侵者》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看上面的图画,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吗?
  生:水葫芦
  师:你知道它的老家在哪的吗?
  生:南美洲。
  师:它引入我国之后,你们再来看看这幅画,水葫芦长得怎样?
  生:十分茂盛。
  师:那人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清洁水葫芦。
  师:我国每年花费在打捞上的费用就高达5至10亿,所以水葫芦成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生物入侵者》,来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师: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
  生:1、积累重点词语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4、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师:从学习目标中我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掌握重点字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神秘的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人死亡。
  究竟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的海浪大不一样。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增加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