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5970字。
10、最后一片藤叶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生命,决不放弃生命的意识;以及关爱他人,舍己救人的精神。
2.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会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理解人性美。
难点: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了解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体会其小说语言的魅力。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人新课。
1.师: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代号34627的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 《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34627号罪犯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后,一发而不可收,34627囚徒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同学们知道他的笔名吗?
对,是欧·亨利。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他的小说《最后一片藤叶》,去感受欧氏小说的魅力。
(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师用关于作者的故事来导入,正好切合小说的特点,同时又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究的热情。)
2.听过老师的介绍,此时你期待从小说中了解到什么内容?
学情估计:学生在未接触小说前,可能希望对作者有更多的了解。也会希望了解故事讲述的内容;故事中的人物等。
(本环节旨在进一步唤起学生对阅读作品的期待并启发他们带着一定的目的走进文本)
师:补充介绍作者有关情况。
(独特的“欧·亨利手法”产生独特的“欧·亨利小说”,而要研究独特的“欧·亨利小说”,则应首先了解独特的欧·亨利创作生涯——这是我们要步入迷人的欧·亨利艺术殿堂进行探索的必经之路。同时,初中生是首次接触欧’亨利的作品,故而有必要对作者的情况作较详细的介绍。)
二、学生初读小说,整体把握小说故事情节,结构脉络。
根据前面学生的回答整合出两个问题。
1.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初读小说,要求学生对小说内容有整体了解。此环节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边读边勾画本文的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主要人物:琼西、苏、贝尔门
时间线索 情节发展
十一月 琼西病倒
一天早晨 琼西病重
这天晚上 贝尔门画长春藤叶
第二天早晨 琼西病危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 琼西病好贝尔门送进医院
第四天下午 贝尔门去世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小说的结构特点,为下面对内容的深入探究做准备)
三、再读作品,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形象
1.文中几个人物的故事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琼西和贝尔门的故事是由“最后一片叶子”串联起来的,最后一片藤叶是本文的线索。在作品中起串联人物活动、展示故事情节发展作用的人物、实物、事件、语句等叫做情节线索。
(初一新生对情节线索的知识还不熟悉,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而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