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60字。
2018届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2单元第6课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
导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整理重要的实词、虚词。
2、能背诵一些经典名句。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疏通理解课文。
2、结合诵读理解孟子说理的气势与情感。
3、讨论交流,深刻地体会思索文章所包蕴的人生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归属感。
2、体味文章深刻思想,从中获得对人生的借鉴与指导。
导
学
策
略 教学重点 1、疏通理解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理解重要概念,比如“大丈夫”、“义”、“道”等。
4、触类旁通,推己及人,联系现实,从而增强生命的韧性,走出小我的局限,直面人生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如“义”、“气”、“大”、“刚”、“仁”、“礼”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授课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诵读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表达交流
主要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个性补充
情境导入 一、新课导入:
抓关键词——《国语》中有“生丈夫(男孩),生女子”, 句中的“丈夫”和文中“丈夫(成年男子)之冠”中的“丈夫”意思是否相同? “此之谓大丈夫”一句中“大丈夫”应为何意?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大丈夫呢?
营造氛围
引出课题
、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解疏通课文。
2、关注文言字词及有关文言知识。
三、研习第一则《孟子•公孙丑上》:
1、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
(1)、何谓“浩然之气”?(用原文回答)
明确:“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2)何为“道义”?
明确:周振甫先生:孟子“所说的养气就是培养一种正义感”。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特点:
第一,“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即最伟大、最刚强,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这是从“浩然之气”的形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