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通用版)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卷 高考第2大题-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4份
2017届高三语文(通用版)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卷 高考第2大题-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届高三语文(通用版)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1 高考第2大题-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届高三语文(通用版)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2 高考第2大题-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届高三语文(通用版)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3 高考第2大题-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卷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32112017】
A.“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B.“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C.“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于明代。
D.“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C [“起于明代”错,应该是“起于隋朝”。]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C.“晦”,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既望等。
D.“黥”,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C [“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错,应改为“指的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32112018】
A.“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有了华盖星,运气就好。
B.“襁褓”,本义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现在以此借指婴儿。
C.“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户部主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
D.“中岳”,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我国五岳之一。
A [“运气就好”错,应该是“运气不好”。]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嫡子”,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B.《白氏长庆集》是白居易的文集,这是以自己住所的名字命名的。
C.“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依长幼排行的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媵”,指古代嫁女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如“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B [《白氏长庆集》是以年号命名的,因编集于穆宗长庆年间,故名。]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32112019】
A.“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的。
B.“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C.“衅钟”,古代的一种礼制,“钟”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行祭,叫作“衅钟”。
D.“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一种尊称。
D [“黔首”并不是“尊称”。]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庶人”,春秋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呼,也可泛指平民、百姓。
B.春秋战国时期,士死了叫“薨”,而诸侯的死则称为“不禄”。
C.“庐冢”,也叫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坟墓所盖的房舍。
D.“跽”,指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如《鸿门宴》中有“项王按剑而跽”一句。
B [“薨”指的是诸侯死,而“不禄”指的是士死。]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2016·长春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导学号:32112013】
王显,字德明,开封人。太宗居藩,尝给事左右。性谨介,不好狎,未尝践市肆。即位,稍迁供奉官。太平兴国三年,授军器库副使,迁尚食使。八年春,拜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上谓之曰:“卿世家本儒,少遭乱失学,今典朕机务,无暇博览群书,能熟《军戒》三篇,亦可免于面墙矣。”因取是书及道德坊宅一区赐之。其后居位既久,机务益繁,显或失误,护短终不肯改,上每面戒之。淳化二年八月,诏加切责,黜授随州刺史。时夏台、益部寇扰,显上疏曰:“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咸平四年秋,加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许便宜从事。十月,契丹入寇,前军过威虏军。比时方积雨,契丹以皮为弦,湿缓不堪用,显因大破之。显上言:“先奉诏令于近边布阵,及应援北平控扼之路。无何,敌骑已越亭障,显之前阵虽有捷克,终违诏命。”上章请罪。上降手札,以慰其忧悸。明年,求致仕,不许。时议亲征契丹,显言:“盛寒在序,敌未犯塞,銮舆轻举,直抵穷边,寇若不逢,师乃先老。况今西鄙不宁,傥北边部落与之结援,则中国之患未可量也。若能选择将帅,训练士卒,坚城垒而缮甲兵,亦足以待敌矣。”契丹入寇,上议亲征。显复陈三策,谓:“大军方在镇定,契丹必不南侵,车驾止驻澶渊,诏镇定出兵,会河南军,合击之可也。”已而契丹请盟。三年冬,被病,诏中使偕尚医疗视。明年正月,许还京师。至京,信宿①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
【注】 ①信宿:连宿两夜,也可谓两三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
B.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
C.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
D.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
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断句题目,可从各项不同的停顿点入手,然后用排除法得出答案。“间岁以来”“戎事未息”句意完整,其后均应断开,排除B、C两项。“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结构完整,句式相似,其后均应断开,“遴选/才勇”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选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宗为庙号,即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
……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2016·兰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导学号:32112011】
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华阴人也。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末为广平太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播本字元休,太和中,高祖赐改焉。播少修整,奉养尽礼。以外亲,优赐亟加,前后万计。进北部给事中。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戒以军略。未几,除龙骧将军。与阳平王颐等出漠北击蠕蠕,大获而还。高祖嘉其勋,赐奴婢十口。迁武卫将军,复击蠕蠕,至居然山而还。随车驾南讨,至钟离。师回,诏播领步卒三千、骑五百为众军殿。时春水初长,贼众大至,舟舰塞川。播以诸军渡淮未讫,严陈南岸,身自居后。诸军渡尽,贼众遂集,于是围播。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水势稍减,播领精骑三百历其舟船,大呼曰:“今我欲渡,能战者来。”贼莫敢动,遂拥众而济。高祖甚壮之,赐爵华阴子,寻除右卫将军。后从驾讨崔慧景、萧衍于邓城,破之,进号平东将军。时车驾耀威沔水,上巳设宴,高祖与中军、彭城王勰赌射,左卫元遥在勰朋内,而播居帝曹。遥射侯正中,筹限已满。高祖曰:“左卫筹足,右卫不得不解。”播对曰:“仰恃圣恩,庶几必争。”于是弯弓而发,其箭正中。高祖笑曰:“养由基之妙,何复过是?”遂举卮酒以赐播曰:“古人酒以养病,朕今赏卿之能,可谓今古之殊也。”从到悬瓠,进爵为伯。景明初,兼侍中,使恒州,赡恤寒乏。出除安北将军、并州刺史,固辞,乃授安西将军、华州刺史。至州借民田,为御史王基所劾,削除官爵。延昌二年,卒于家。子侃等停柩不葬,披诉积年,至煕平中乃赠镇西将军,并复其爵。
(选自《魏书·杨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B.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C.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D.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作答本题,可找出各项所断不同之处,然后进行比较,确定正误。第一处不同为“相拒再宿军人/食尽”和“相拒再宿/军人食尽”,“相拒”即相互抗拒之意,“再宿”即两个昼夜,由此可知,必须在“再宿”后断开。而“军人”为“食尽”的主语,其后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第二处不同为“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与“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句中“在北”修饰“望之”,“而”是表修饰的连词,“而”前不可断开。排除D项,选择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关于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人际关系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B.华阴子是高祖作为恩宠赐予杨播的爵位,子表示爵位的等级,华阴表示封地的名称。
C.上巳是古代节日名,汉以前定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有修禊之俗,以祓除不祥。
D.朕表示第一人称代词“我”,是古代最高统治者专用的自称,太后听政时亦可自称朕。
D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太后听政时亦可自称朕”说法不当,太后听政不称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播出身显贵,世代为官。他的祖父、父亲均官居太守,他的父亲曾因任期之内政绩卓著,官吏百姓无不称颂而得到高祖的嘉奖。
B.杨播善战有谋,屡建战功。曾与阳平王元颐从漠北进击蠕蠕,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