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17份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一单元 小说天地 1.1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二单元 唐诗撷珍 2.4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二单元 唐诗撷珍 2.5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二单元 唐诗撷珍 2.7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二单元 唐诗撷珍 第二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 2.4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 2.5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 2.6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 2.7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 第二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12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13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4.14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四单元 科普华章 第四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一单元 小说天地 1.2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一单元 小说天地 1.3 Word版含答案.doc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检测 第一单元 小说天地 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一、语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袅娜(niǎo)
枭雄(xiāo) 飞湍(duān)
B.塞外(sài) 阻塞(sāi)
塞车(sāi) 崔嵬(wéi)
C.栈桥(jiàn) 蜜饯(jiàn)
信笺(jiān) 卑贱(jiàn)
D.参宿(shēn) 参差(cēn)
峥嵘(zhēnɡ) 险壑(hè)
解析: A.“湍”应读“tuān”;B.“阻塞”的“塞”应读“sè”;C.“栈”应读“zhàn”。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绝壁 完璧归赵 攀援 地崩山摧
B.峥嵘 扪心自问 崔嵬 巍然屹立
C.峰峦 重峦迭嶂 喧哗 喧宾夺主
D.豺狼 匪夷所思 茫然 义愤填膺
解析: “迭”应为“叠”。
答案: C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B.以手抚膺坐长叹
C.剑阁峥嵘而崔嵬 D.猿猱欲度愁攀援
解析: “然后”是“这样以后”的意思,与今义有别。
答案: A
4.对下列诗句的大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的山路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折九弯,蜿蜒小路绕着山崖转。
B.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只见那悲伤的鸟儿在古木上号叫,雄鸟前飞雌鸟跟随在林间盘旋。
C.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又听见子规鸟在夜月下悲啼,不由得使行路之人面对着空旷的深山发愁。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官城这儿虽然说是快乐之地,但不如早早回家安全。
解析: “愁空山”是指子规鸟的悲啼之声回荡在空山之中。
答案: C
5.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李白擅长写乐府体裁,是因为乐府格律较严,也较讲究韵律,能体现高超的艺术手法。
解析: D项,“乐府格律较严”错,乐府诗格律宽松,且本项强加因果关系。
答案: D
6.名句默写。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畏途巉岩不可攀。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所守或匪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避长蛇。
答案: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问君西游何时还 (3) 崖转石万壑雷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蜀道难》,完成7~10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
……
一、语言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sè) 马嵬(wéi)
杜鹃(juān) 报晓筹(shòu)
B.惘然(mánɡ) 矍铄(jué)
恪守(kè) 蓦然回首(mò)
C.琴弦(xián) 未卜(bǔ)
羞赧(nǎn) 传宵柝(tuò)
D.驽马(nú) 解剖(pōu)
虔诚(qián) 海市蜃楼(chún)
解析: A.“筹”应读“chóu”;B.“惘”应读“wǎnɡ”;D.“蜃”应读“shèn”。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端 华年 杜鹃 沧海桑田
B.蓝田 篮球 惘然 置若忘闻
C.九州 神洲 崔嵬 巍然屹立
D.隐晦 隐讳 宵柝 霄衣旰食
解析: B.忘—罔;C.洲—州;D.霄—宵。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________,极__________,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________。因为以极________表现极________,读诗难免有时要“猜”。
A.丰富 宽阔 简约 简约 概括
B.简约 概括 宽阔 简约 丰富
C.丰富 宽阔 概括 简约 简约
D.简约 概括 丰富 宽阔 简约
解析: 解题时要依据语境。根据“以一代十,以少胜多”,第一、二个空就应填“简约”“概括”;根据“以极……表现极……”,那么,后两个空就应填“简约”“丰富”。
答案: B
4.下列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
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
解析: B.运用了对偶和借喻的修辞格。
答案: B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解析: A.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答案: A
6.名句默写。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3)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闻虎旅传宵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 (1)望帝春心托杜鹃 (2)沧海月明珠有泪 (3)只是当时已惘然 (4)无复鸡人报晓筹 (5)当时七夕笑牵牛 (6)如何四纪为天子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锦瑟》,完成7~8题。
锦 瑟
□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一、语言基础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环珮(pèi) 省识(shěnɡ)
潦倒(liáo) 溯源(sù)
B.青冢(zhǒnɡ) 江渚(zhǔ)
孤舟一系(xì) 佩带(pèi)
C.王嫱(qiánɡ) 缭绕(liáo)
阴森(yīn) 荆门(jīnɡ)
D.边塞(sài) 萧森(xiāo)
阻塞(sài) 石砧(zhēn)
解析: A.“省”应读“xǐnɡ”;B.“系”应读“jì”;D.“阻塞”的“塞”应读“sè”。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分明怨恨曲中论
解析: D.都是表达一种幽怨愁恨之情。A.百年:这里指晚年,现代指一百年时间。B.万里:这里指远离故乡,现代指一万里路程。C.苦恨:这里指极其遗憾,现代指痛苦愤恨。
答案: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多病独登台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B.独留青冢向黄昏秋天漠漠向昏黑
C.巫山巫峡气萧森无边落木萧萧下
D.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解析: A.独:独自/难道。B.向:对着/接近。C.萧:萧瑟/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D.去:离开。
答案: 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秋兴八首》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解析: C.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答案: C
5.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解析: 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综合起来看,B项最恰当。
答案: B
6.名句默写。
(1)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2)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环珮空归夜月魂。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案: (1)巫山巫峡气萧森 丛菊两开他日泪 (2)生长明妃尚有村 画图省识春风面 (3)不尽长江滚滚来 艰难苦恨繁霜鬓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7~8题。
咏怀古迹(其三)
□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过关(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禅让(chán) 瞋目(chēn)
厢庑(wǔ) 为虎作伥(chānɡ)
B.山墺(ào) 歆享(xīn)
狡黠(xié) 眼睛窈陷(yǎo)
C.舵把(duò) 剽窃(piāo)
莅临(lì) 焚膏继晷(ɡuǐ)
D.桅杆(wéi) 斐然(fěi)
颠簸(bǒ) 泾渭分明(jìnɡ)
解析: A.“禅”应读“shàn”;B.“黠”应读“xiá”;D.“泾”应读“jīnɡ”。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搀着 赔笑 荣禧堂 鬓发如银
B.疑惑 密秘 蓝夹袄 沸反盈天
C.蹙缩 计性 帆脚绳 惨不忍睹
D.抖动 英镑 上下鄂 皮开肉绽
解析: B.密秘—秘密;C.计—记;D.鄂—颚。
答案: A
3.下列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河在月光照耀下就像一条乌黑而粼粼发光的大蛇蜿蜒在地面上,就这样它一直流到了尤尔坡瀑布,______________。在那白色的瀑布下面凸出几块大岩石,水流绕过它们,形成漩涡呼啸向前。
①然后挤进一条狭窄的峡谷奔流而出 ②变成了无数闪闪发亮的水珠和四处飞溅的泡沫 ③河水变得那么晶莹剔透,就像玻璃做的一般 ④在那里先藏进了一条地下的沟壑 ⑤从上面跌泻下来 ⑥冲到谷底撞个粉碎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②⑥④③
C.③④①②⑤⑥ D.②⑤⑥①③④
解析: 由④句中的“先”对照①句中的“然后”得出④①粘连,排除B、D。③句“晶莹剔透,就像玻璃做的一般”又照应了⑥句中的“撞个粉碎”及②句中所描写的撞碎后的效果,可推出答案是A。
答案: A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洞若观火。
B.这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不懈行进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
C.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渔人之利。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解析: A.“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或现象非常透彻,能清楚地看出其本质。可改为“一清二楚”。B.“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可改为“无所畏惧”。C.“渔人之利”,比喻第三者利用另外双方的矛盾冲突而取得的利益。 句中说“协力攻关,无暇他顾”,这里不存在“另外双方的矛盾”。D.“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此处用法正确。
答案: D
5.(2015·课标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A.偷换主语导致成分残缺,“依旧热情不减”的是市民。C.不合逻辑,“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与“作品好坏”一面对两面。D.搭配不当,“讲述”与“苦难和幸福”不搭配,可将“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改为“听他讲述一生中的种种苦难和幸福经历”。
答案: B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关于儒学的价值观念,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曾论及:“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这说明儒学与现实人生紧密相关,重视伦理道德教化与政治的关系。政治统治依靠伦理教化的支持,伦理教化的原则规范应力求适应政治的需要。儒学始终对现实人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面对来生来世却不去过问和追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