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60字。
【高一语文学习】 2课时 10月26—27日
【课 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教学目标】
1、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艺术价值。
2、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3、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过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
难点: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包括背景知识)
在六十几年前,一个花季少女这样说:“我希望永远活下去,即便在死去之后”。这样的感慨是出于对生命的渴求,那时的她活着都是奢望,只因女孩是一个被关在奥思维辛集中营的犹太人。 如果要编纂20世纪人类的死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主角,而在那场屠戮中,奥斯维辛则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人间地狱。 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 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普利策新闻奖就相当于美国新闻界的奥斯卡奖项,成为了新闻史上世界瞩目的焦点。
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开始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营,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室和焚尸炉。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
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 思考质疑
1、新闻的标题最讲究四个字,那就是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看看这则新闻的标题,它让你一见钟情了吗?
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让我们产生了疑惑。既然奥斯维辛没有新闻,那么这篇文章又究竟写了些什么呢?那么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肯定会去阅读这篇文章的。所以,这则新闻在标题上就是很吸引人的。
2、 那么看到这个标题,你会不会想到这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
第二个问题,既然没有新闻,作者又为什么还要写呢?
第三个问题,题目既然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文章又写了什么内容?
三、文本分析,深入探究
1、第一个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提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关心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一般新闻都讲究“时效性”,也就是要新鲜、要快、要及时,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事已经过去过去十四年的事,从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来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