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10字。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难点:
  1.“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两方面的创作思想及文与可的个性。
  2.文言知识的整理【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点:熟读课文,疏通文词
  教学步骤:
  一、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
  与可以书遗余(   ) 近语士大夫(   ) 萃(   ) 寒梢(   )
  笔砚(   ) 斤斧何曾赦箨龙(   ) 喷饭(   ) 畴昔(   )
  三、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分组展示:各小组按分工翻译串讲,教师适时点拨,突出各段重点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一词多义)、文言句式。(师生交流,课件展示)
  文言实词
  (一) 文言通假
  1.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
  2.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二) 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 词类活用
  1.形容词做动词
  (1)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
  (2) 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3) 与可厌之:厌,厌恶                      
  2.名词作状语
  (1) 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意动用法
  (1) 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