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三个课时,约6950个字。
课   题17.公输 执  笔郑福林
备课成员高燕林、蒲丛英、苟基永、袁曙红、郑福林授课者
集体备课
思    路1.抓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构思教案;
2.要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维目标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了解墨子其人、其书及他的政治主张。
3.熟悉墨子散文的特点。
4.分析墨子采用什么策略劝阻楚国攻宋。
5.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结合句子及积累推断字词句的意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4课时;或由授课教师自行调整安排。
教学过程及方法随笔·反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墨子》,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关于墨子,名翟(dí),战国时思想家。本是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有人认为他是中国的“科圣”和“唯物祖师”。主张“兼爱”、“非攻”。(日夜不休,刻苦非常。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2.晋祠公输子祠及鲁班塑像
3.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
春秋时代政局的突出现象,是霸政的形成。由于周室王权日趋式微,各诸侯国内则篡弑迭生,外则互相兼并,加上夷蛮、戎狄等异族时常侵扰中原,全国局势非常紊乱。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不仅想吞并小国,而且想取代天子的地位;但在列国竞争之下,一时无法君临全国,只得称霸诸侯,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于经传者有一百七十多国,但其中会盟、征伐事迹之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楚、秦、晋、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在春秋时期,先后参与争霸的著名诸侯有五个,史称“春秋五霸”。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秦穆公仅霸西戎。同时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两国,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争霸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的大国,疆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东临朐),北至于无棣(今山东无棣)。”负山面海,有鱼盐之利。但在齐襄公(前697—前686年)时,由于政治黑暗,剥削残酷,阶级矛盾一度尖锐。齐襄公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