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30字。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现象,不应让侵夺他人利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
A.固然 谋取 麻木不仁 肆意
B.当然 谋取 置之度外 恣意
C.固然 牟取 置之度外 恣意
D.当然 牟取 麻木不仁 肆意
【考点】字义、词义辨析.
【分析】本题主要让我们辨析“固然和当然”“谋取和牟取”“肆意和恣意”三个成语的区别,做这道题目首先要辨析词语的异同,辨析这几个词语可从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修饰限制的词语方面进行辨析;其次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可采用排除法解答本题.
【解答】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当然: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应当这样,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谋取:过谋划得到 谋取暴利,设谋攻取;牟取:牟取:牟取暴利;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利害等放在心上;麻木不仁: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肆意:指纵情任意,不受拘束;恣意:放纵不加限制,有自由自在之感;
第一空白处,“固然”暗示下文有转折,不合语意,应用“当然”;
第二空白处,“谋取”是中性色彩;“牟取”有贬义色彩,“牟取暴利”为固定搭配,故用“牟取”;
第三空白处,“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利害等放在心上,不合语意,麻木不仁,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适合语境;
第四空白处,“恣意”指放纵不加限制,有自由自在之感,“肆意”含有一定贬义,更契合句意;
故选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改善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生活,由道路建设公司转型而来的市政公司经过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B.互联网部分新词,格调不高、品味低下,却被一些媒体广泛使用,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第十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对网络语言做出一定的规范
C.近年来,因为“扶老人”引发风波的新闻不时见诸于报端,引发不少社会讨论.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的149起相关案件,80%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
D.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此题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不合逻辑主要包括:
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果、主客倒置、否定失当、不合事理、两面对一面,照应不周全.
【解答】A.不合逻辑,“深坑”和“夷为平地”自相矛盾,改成“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填成平地而建成的”;
B.“互联网部分新词”语序不当,改成“部分互联网新词”;
C.“诸”为“之于”之意,成分赘余,删去“于”;
D.正确;
故选:D.
3.下面是张之洞所撰的苏轼故居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选出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 ( )
五年间谪官栖迟,①②; 三苏中天才独绝,③④。
甲。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 乙。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
丙。还是公游戏文章 丁。那得此清幽山水。
A.①甲②丁③乙④丙 B.①乙②丁③甲④丙 C.①丙②甲③丁④乙 D.①丁②甲③丙④乙
【考点】对联.
【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对联对内容、形式的要求.考虑内容衔接和对联仄起平落的押韵.
对联的要求: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解答】分析内容,和“谪官”相关的是甲和丁,和“天才”相关的是乙和丙;分析每联结构“还是”、“哪得”应放在最后;分析平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乙丙是下联.
故选:A
4.下列关于书信用语、格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信回家,起首称呼自己的家人,应加“家”字,如“家严”“家慈”“家兄”等,而写信给他人,起首称呼往往加“令”字,如“令尊”“令堂”等
B.老师对学生有所教导,在书信中往往用“商量”“讨论”等以表谦逊;但学生仍当恪守分际,用“请教”“请益”等保持敬意
C.中文书信的格式是这样的:称呼,顶格写;问好,紧跟在称呼后面写;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可单独成行;“敬礼”紧跟在“此致”后面同行书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