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考必考点命题揭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7年全国高考必考点命题揭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最新模拟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全国高考必考点命题揭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二 观点分析概括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全国高考必考点命题揭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二)传主成就取得、品质形成的原因分析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全国高考必考点命题揭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全国高考必考点命题揭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一 信息筛选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二道题是5选2多项选择题,是传统题型。题目设计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同时也引导考生注意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考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是对文本理解层级的全面考查。第2题属于归纳、概括性的信息筛选,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筛选能力要求上了一个台阶。预计2017年不会有太大变化,要注意如下答题细节。
准确审题
1.读懂题干,明确题干指向。命题者要求考生归纳整理概括文中的信息和内容,必会给出一定的信息提示,这样的信息提示就是考生要把握的“内容”,是考试完成本道题的基础。所以要审读题干,明确方向。
2.勾画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常常涉及筛选信息的范围、答题的要求,可以避免遗漏信息或答非所问。如“文本前三段说明了传主怎样的心灵变化历程”,定了信息筛选的范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提出了答题的要求;“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明确了答题的内容。
3.细查语境,确定答题区间。把题干所涉及的内容放回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还要认真探索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递进或因果等关系的语句、段落。
准确筛选
1.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在筛选区间内划分层次,提取传记中的关键句。根据题干定出筛选信息的区间后,在区间内划分层次,往往一层就是一个答题要点。
(1)几个段落呈并列式排列,每段开头的句子整合到一起,往往就是答案。
(2)一个段落中,各层的层意往往就是答案。
(3)一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所统领的句子往往就是答案。
(4)一个段落中,多个分号隔开的句子往往就是答案。
(2016全国II卷)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
……
近两年高考题型一览表
年份 篇目 试题 参考答案
2015年全国Ⅰ 《朱东润自传》 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2016年全国II卷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2016年全国I卷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关系:“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2016年全国III卷 《一代通儒顾炎武》 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答题要点
第一步:选准角度,明确题型。
在答题前,找到切入点很关键。这个切入点在题干中往往有明确的提示,例如作答时应围绕“优秀品质”组织材料,分析概括。
第二步:梳理历程,捕捉要点。
(1)全面梳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
(2)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传主精神实质的材料进行分析,不可以在无关紧要的枝节性材料上大做文章。
第三步:由浅入深,个性理解。
对于一篇传记,了解传主其人其事,这是浅层面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就深了一层;还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看它具有怎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