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50字。
2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以景显情的。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自主认知
1.找出郁达夫笔下的秋的特点。
2.诵读全文,把握作者对北平的秋天的感情。
合作探究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其作用是什么?
3.为了表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几幅画面进行描写?
4.如何理解《故都的秋》中作者说的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凉”?
5.《故都的秋》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自练自测
1.字音辨识
凋谢( ) 落蕊( ) 点缀( ) 混混沌沌( ) 平平仄仄( )
嘶叫( ) 歧韵( ) 颓废( ) 疏疏落落( ) 潭柘寺(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领略:
②一叶知秋:
③平平仄仄: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驯鸽(xùn) 夹袄(jiá) 呜咽(yē) 潭柘寺(zhè)
B.点缀(zhuì) 落蕊(ruǐ) 附着(zhuó) 普陀山(tuó)
C.纶巾(guān) 平仄(zè) 椽子(yuán) 房檩(lǐn)
D.鲈鱼(lú) 混沌(hún) 譬如(pì) 祈祷(qí)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深 混沌 落莫 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费 赏玩 蟋蟀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 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③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 。
A.情趣 衰弱 衬托 B.情致 衰落 衬托
C.情趣 衰弱 陪衬 D.情致 衰落 陪衬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下班之后卸去一身的劳累,把自己关进书房,秉一盏温暖的灯光,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B.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