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40字。

  《故都的秋》同步训练
  【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品味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3、掌握对比衬托的手法,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预习感知】
  1.注音。
  混混沌沌( )    房檩( )    疏( )落      落蕊( )  细腻( )
  一椽( )破屋    夹( )袄      平仄( )    歧( )韵    橄( )榄  
  潭柘( )寺      颓( )废   萧( )索      譬( )如    鲈( )鱼
  廿( )四桥     普陀( )山   
  2.填空。
  (1)郁达夫(1896—1945),_________,浙江富阳人。主要作品有《沉沦》《____________》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吟咏的话题。悲秋者众多,赞秋者亦有之,但是在欣赏秋的清、静、悲凉方面,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_______的《___________》应该是其他人无法企及的。
  3.自主探究。
  (1)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各有怎样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都的秋》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积累】
  一、基础锤炼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椽子/ 掾吏 疏落/落枕 惆怅/稠密 卓著/著单衣
  B.嘶叫/厮杀 颓废/颓唐 落寞/荒漠 称砣/普陀山
  C.点缀/拾掇 愧疚/瑰丽 泡桐/泡茶 折寿/潭柘寺
  D.租赁/ 恁凭 落蕊/芯子 焙烧/蓓蕾 凤辇/廿四桥
  2.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______,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②秋蝉的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________。
  ③对于秋,总是一样的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______的感触来的。
  A、 燥 衰弱 歌唱 萧索 B、 润 衰弱 啼唱 萧索
  C、 润 微弱 歌唱 萧瑟 D、 燥 微弱 啼唱 萧瑟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