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8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文昌市田家炳中学  高中语文  严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独特审美体验。
  2、使学生把握本文“雅俗相融”的语言风格,体会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3、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品味《故教的秋》的雅趣与俗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1、由学生自身经历入手,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2、指导学生具体品读课文,体会郁达夫作品里的雅与俗,真与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问题一:同学们,请大家用一句话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今天天气的感受。
  问题二:如果请大家任选一种事物来表达这种感受,你会选什么?准备如何讲述?
  二、谈谈议议,接触文本
  1、讨论:下面词语在你的印象中,是富于诗意的吗?
  【小黑板展示】
  悲凉  一碗浓茶  破屋  秋草  牵牛花  落蕊  扫帚的丝纹  秋蝉衰弱的残声
  都市闲人  黄酒/白干  稀饭/馍馍  鲈鱼/大蟹  黄犬/骆驼
  学生议论:“我”眼中的这些词语
  教师归结:1、多数词语较“俗”;
  2、多数词语在传递情感方面倾向于“悲”;
  3、若要欣赏这些词语的诗意,得具有“与众不同”的品质。
  2、知人论世
  三、读读品品,走近文本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教师:从第一段来看,作者欣赏的秋天是“清,静,悲凉”,如果要从这三个词中选择最不好与“美”相联系的词,大家认为是哪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