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10030字。

  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运用(3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嫉妒(jì) 惬意(qiè) 恬静(tián) 茅塞顿开(sài)
  B.焦灼(zhuó) 禁锢(gù) 吮吸(yǔn) 玲珑剔透(tī)
  C.归省(xǐng) 枯涸(hé) 浸渍(zì) 风雪载途(zài)
  D.蝉蜕(tuì) 峰峦(luán) 脊梁(jí ) 鳞次栉比(zhì)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新型禽流感,于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B. 中国海监飞机和舰船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扬眉吐气。
  C.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我只是一个普通莘莘学子,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帅气的容貌,但我有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课文《简洁精纯的<雪>》节选自《斯妤文集》,题目是编者加的。
  B.著名教授许国璋自述“九时睡,四时起,读书到七时,稍进食,写文到十时,亦不甚倦。” C.为推广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我市教育学会决定举办“我的家教故事”征文活动。
  D.在小学对面的整整一条街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公司连锁式的,有家庭作坊式的;有暑期的,还有常年的;有明的,也有暗的……
  4.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底下”“愿意”“勇敢”“曾经”都是名词。
  B.“庄严肃穆”“爱国情怀”都是并列短语,“敬畏自然”“热闹极了”都是动宾短语。
  C.“美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阿尔伯特拍摄照片获得一等奖”。
  D.“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复句是假设关系。
  5.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获救后,人们打开洞门的时候,发现医生鲁滨逊直挺挺地躺在地上死了,他那双渴望的眼睛好像直到最后一刻还在盯着外面的那个世界。
  B.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因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不能参加工作,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振作了起来,开始了文学创作。
  C.《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国王和岛上的臣民只对文学和音乐感兴趣,格列佛因对这两门学科的了解比他们差远了而受到轻视。
  D.“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刻画的是鲁智深,他与李逵、吴用三人坚决反对大哥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推开故宫的铜铃大门,一缕阳光lüè过,万lài寂静。雕龙的台阶,红墙绿瓦的宫殿,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比的宏伟与尊贵,感受到中华建筑的精suǐ和神yùn。
  7.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4)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东方朔传》)
  (5)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咏梅》)
  (6)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7)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8)陆游的诗大多雄浑豪放,但也有抒写日常生活的清新之作,如他那首《游山西村》颔联“                     ,                    ”,就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传颂。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共8分)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汇聚了诗意浪漫又传送着智慧才情。
  【炼新闻】阅读下面内容,概括节目举办的意义。(3分)
  《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在央视热播,掀起了又一轮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朗读者》是一档让文字成为唯一的纽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