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4份打包)
17-18版 3 六国论 训练—落实提升.doc
17-18版 3 六国论.doc
17-18版 3 六国论.ppt
17-18版 3 学业分层测评10.doc
六国论
本课话题 ——合作共赢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点评:苏洵在《六国论》中谈到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直到灭亡。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钩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对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看得多了吗?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合作的力量
加州红杉成群结队,长成一片森林。在地底下,它们的根彼此紧密相连,形成一片根网,有的可达上千顷。除非狂风暴雨大到足以掀起整块地皮,否则没有一棵红杉会倒下。加州红杉的根可发挥所有个体的最大能量,让我们看到团结合作的力量。
一只蚂蚁的防御没有多大价值,但成千上万的蚂蚁并没有受到鸟类或食蚁兽的太大摧残,而且为许多虫、兽所畏惧;蜜蜂由于实行了集体生活、共同工作,它们的个体力量、安全系数都增加了若干倍。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
2.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寓言》
3.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
——萨迪
4.要像蜂房里的蜜蜂和土窝里的黄蜂那样,聪明人应当团结在一起。
——高尔基
5.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谚语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革灭殆尽( ) 燕、赵之君( )
弊在赂秦( ) 六国互丧( )
思厥先祖父( ) 草芥( )
洎牧以谗诛( ) 胜负之数( )
【答案】 dài yān lù sànɡ jué jiè jì shù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 )
【答案】 (1)“厌”同“餍”,满足 (2)“当”同“倘”,如果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
学业分层测评(十) 六国论
[基础巩固层]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开头“不赂者以赂者丧”这句话。
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C.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其破灭的真正原因。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解析】 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
【答案】 A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导学号:16702077】
俞献卿,字谏臣,歙人。少与兄献可以文学知名,皆中进士第。献卿起家补安丰县尉。有僧贵宁,积财甚厚,其徒杀之,诣县绐言师出游矣。献卿曰:“吾与宁善,不告而去,岂有异乎?”其徒色动,因执之,得其所瘗【注】尸,一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